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
产品目录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分享负氧离子的产生原因以及存在情况
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分享负氧离子的产生原因以及存在情况
更新时间:2021-10-18 点击次数:1046
   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分享负氧离子的产生原因以及存在情况

  一、负氧离子的产生原因

  在物理学中的,我们都知道,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,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,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其旋转的电子组成,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,质子和中子分别由三夸克组成,得到电子时显负电性,失去电子时显正电性,我们把正负电子运动现象称为离子现象。

  在自然状态下,空气分子的极性呈中性,即不带电荷。但在宇宙射线、紫外线、微量元素辐射、雷击闪电等作用下,空气分子会失去一部分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外层电子,使空气发生电离。逃逸原子核束缚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,带负电荷。

  当自由电子与其它中性气体分子结合后,就形成带负电荷的空气负离子。以上是自然现象中产生的负离子,随着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,目前人工产生的负离子已达生态级负离子时代,可产生易于进入人体的小粒径负离子。其他资料

  二、负氧离子的存在情况

  负氧离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随时都存在的,经过科学研究测试负氧离子的形成与消失,与气象因素有关系。一般情况下,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晴天比阴天多,夏季比冬季多,中午比早晚多。负氧离子在洁净空气中它的寿命有几分钟,而在灰尘中只有几秒钟。

  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多少,是空气清新与否的标志。世界卫生组织规定,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—1500个。

  气象专家认为,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,属于大陆性气候,空气中负氧离子比海洋性气候地区少,加之空气污染比较严重,空气中负氧离子容易被烟雾、尘埃、病菌、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吸附而消失,室内通风不良和污染,负氧离子就更加缺乏。

  为此,人们冬季生活在室内,应注意每日常开窗户通风换气,空气流通有利于增加负氧离子量。久居闹市区的居民应该经常到郊区田野、海滨、森林公园等,特别是到有瀑布流泉飞溅的风景区进行“空气浴”,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。